学雷锋树新风: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

学雷锋树新风:让雷锋灵魂在新时代绽放光芒

首段:雷锋灵魂永不过时

“进修雷锋好榜样”——这句熟悉的歌词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。今年是同志为雷锋题词60周年,各地纷纷开展“学雷锋树新风”活动。为什么60年后的今天,我们依然需要雷锋灵魂?由于它不仅是助人为乐的符号,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生动力。就像上海市司法局青年干部王思捷说的:“在基层服务中,我真正体会到法治宣传与雷锋灵魂的共通之处——都是为人民办实事。”

小深入了解一:从“便民服务”看新时代雷锋灵魂

3月3日,高安居委会的法律咨询台前挤满了居民。青年律师张立峰用“大白话”解释保险理赔条款,司法所干部手把手教老人防诈骗技巧。这场活动看似普通,却暗含深意:新时代的“学雷锋树新风”,正从简单的做好事升级为“专业服务+暖心互动”。

你知道吗?雷锋当年不仅是热心肠,还是汽车兵里的技术标兵。如今,志愿者们同样在发挥专长:医生进社区义诊、教师辅导留守儿童、程序员帮老人操作智能手机……“干一行精一行”的雷锋灵魂,正在专业领域开出新花。

小深入了解二:树新风,关键在“实”字

有人问:“学雷锋是不是就是三月来四月走?”答案藏在上海市“八五”普法规划里。王思捷提到,要把普法“做深、做细、做实”,这恰是“树新风”的核心——不是一阵风,而是持久雨。

看看这些变化:法律咨询从“摆摊”变成定期驻点服务,志愿者团队从临时组建进步为“结对帮扶”。某社区甚至推出“点单式服务”,居民手机下单,志愿者精准对接。这种常态化、机制化的创新,才是新时代“学雷锋树新风”该有的模样。

小深入了解三:每个人都能成为“微光”

张立峰律师说,看到居民豁然开朗的表情时,“成就感爆棚”。其实,学雷锋未必需要惊天动地:帮邻居取快递、给环卫工送杯热水、在朋友圈转发防骗聪明……这些“微行动”同样能汇聚成社会暖流。

还记得雷锋日记里那句话吗?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”今天的我们,不妨多问自己:我的专业特长能为他人解决什么困难?我的举手之劳能传递几许温暖?

小编觉得:让“雷锋”成为日常习性

60年过去了,雷锋灵魂从未褪色。从法律咨询台前的专业解答,到街头巷尾的随手公益,“学雷锋树新风”正在书写新篇章。正如志愿者们感悟的:它不是任务,而是生活方式;不是口号,而是“用立法回应百姓需求”的操作,是“用法律语言传递温度”的坚持。

下一次,当你犹豫“要不要帮忙”时,请记住:新时代的雷锋,或许就是放下手机耐心指路的你,就是利用周末教孩子画画的你。毕竟,树新风的大树,终将由无数平凡的枝叶撑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