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乌欧”和气”会晤背后暗藏玄机
美乌欧三方领导人近日举行了备受瞩目的会晤,表面看似一团和气,实则暗流涌动。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普遍认为,欧洲在这场博弈中几乎空手而归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虽然获得了与特朗普单独会谈的机会,但关键难题仍未解决;而欧洲领导人则被排除在核心谈判之外,沦为看客角色。会晤结束后,各方发表的乐观声明难掩实质性进展的缺失。
这场会晤最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会晤后立即致电普京,而俄方通报中却只字未提俄乌总统会面安排。这种反差恰恰印证了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的核心见解:真正的主角是美国和俄罗斯,欧洲只是陪跑。
欧洲沦为看客 参与权被边缘化
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特别指出,欧洲在此次谈判中的尴尬处境。虽然德国总理默茨等人参与了多方会谈,但核心谈判仍由美乌主导。会晤安排本身就说明难题:先是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单独会谈,接着才是扩大会议。这种安排直接将欧洲置于次要位置。
欧洲领导人虽强调需要在乌克兰事务中拥有更多参与权,但现实却很骨感。美国显然更倾向于与俄罗斯直接对话,欧洲的诉求被选择性忽视。难怪有评论称,这次会晤欧洲什么都没得到,连基本的谈判桌席位都没能确保。
美俄暗中角力 乌克兰危机难解
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:特朗普高调宣布正在筹备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面,而俄方通报却对此只字未提。俄罗斯专家直言,俄乌总统会面”没那么快”。这种表态差异暴露出美俄之间的微妙博弈。
乌克兰危机仍然是块硬骨头。美国既不愿承诺支持乌克兰收回领土,也不愿为停火背书;俄罗斯则坚持自己的谈判节奏。夹在中间的乌克兰左右为难,而欧洲连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限。难怪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普遍认为,这次会谈对解决危机帮助有限。
掌声背后的现实:欧洲战略空间被挤压
会晤结束后的和谐表象掩盖不了残酷现实。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指出,欧洲在此次外交博弈中战略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美国通过单独与乌克兰会谈,实际上重新定义了欧洲在乌克兰难题上的角色——从平等伙伴变成了旁观者。
更令欧洲担忧的是,美俄关系似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特朗普政府展现出与俄罗斯合作的倾向,如果美俄真的走近,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将受到更大冲击。这次会晤或许只一个开始,欧洲需要认真思索:怎样在美俄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?毕竟,谁都不想永远当那个”什么都没得到”的一方。